当前位置: 首页 >> 通知公告 >> 正文

【健康教育7】隐翅虫,碰到了千万别用手直接打!

2025年10月09日 15:58 杨梅 点击:[]

近日,学生因徒手拍打、误触一种名为隐翅虫的小甲虫后,皮肤出现水疱、破溃等症状。隐翅虫有着“飞行的硫酸”之称,假如不幸遇到,记住:碰到了千万别用手直接打!

1、隐翅虫究竟是什么虫?

隐翅虫是一类小甲虫,在昆虫分类上属于鞘翅目隐翅虫科。它们大多数体型细长,体长一般在5~10毫米。隐翅虫品种繁多,在中国最常见、分布最广泛的有毒隐翅虫是梭毒隐翅虫,在外观上很好分辨,细细长长,红黑相间,头尾都是黑色。

2、遇到毒隐翅虫千万不能乱拍

毒隐翅虫体内含有一种强酸性的毒素——毒隐翅虫素,是一种接触性毒素,如果接触到皮肤,会引起隐翅虫皮炎,令人产生瘙痒、刺痛和灼烧感,皮肤上会出现线性的红斑、水泡或者脓包,等消退以后容易结痂和留疤。

通常来说,当毒隐翅虫落到人的皮肤上时,如果不受到惊吓,极少会主动释放出毒隐翅虫素。那些被隐翅虫所伤的人,多数都做错了一件事,就是在发现身上有毒隐翅虫后惊慌失措将其拍死,使得毒隐翅虫素释放到皮肤上,引起了皮炎。所以遇到毒隐翅虫,正确的处理方法很简单,不要拍,轻轻吹走或弹走就好。

3、如果不小心将毒隐翅虫拍死在皮肤上,正确应对步骤

第一时间用大量肥皂水冲洗,将残留的毒液洗去,减少对皮肤的损伤。如果在眼睛旁边就不要用肥皂水了,用清水冲洗即可。

清洗后不要涂抹酒精、碘伏、牙膏和各种“偏方”,同时克制自己抓挠患处,以免造成二次感染。

如果后续依然感觉不适要尽快就医,在医生指导下外涂药物,内服抗组胺药物或者抗生素治疗。

4、如何预防毒隐翅虫上身?

毒隐翅虫从4月开始出来活动,6~9月进入活动高峰期,10月后数量会逐渐减少,之后就蛰伏进入了越冬期。因而,在夏秋季节如何预防毒隐翅虫上身?

减少皮肤暴露,夏秋季节,野外郊游时,最好穿长衣长裤和能包住脚的鞋子。

毒隐翅虫有趋光的习性,夜间要注意关好门窗。

毒隐翅虫喜欢潮湿的环境,在闷热、湿度大的雨季不要随便踩草。


重庆工商大学校医院

2025年10月9日

上一条:关于2026年教职工子女入园报名登记的通知 下一条:关于"中秋节、国庆节"期间的廉政提醒

关闭